城市切换[市中区]欢迎来到邦速物流有限公司邦速物流有限公司欢迎你
24小时物流搬运服务热线 24小时物流搬运服务热线:

157-2114-8369

152-2126-1714

您的位置:首页 > 物流新闻 > 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物流新闻

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3.4%。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局势下,物流行业展现较强韧性,物流需求规模再上新台阶。物流需求的快速增加对传统人工物流提出挑战。相比于高成本、低效率的人工配送,无人机物流降本增效、直达偏僻险峻之地且实现“0接触”配送,这些优势使无人机配送备受关注,各大物流企业也纷纷加大投入,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搬家打包

 
不过我国无人机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无人机物流市场化已经出现一些问题,给无人机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少挑战:将无人机这一新兴事物运用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流行业,公众不可避免地对这一新科技的安全性产生质疑与担心;无人机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配套系统建立等高投资也给企业开展无人机物流业务设置较高门槛[1];而无人机物流的相关政策法规、监管机制体系还在探索完善阶段。本文从无人机技术发展及无人机物流规范运营两方面探究行业发展难题,从而探究无人配送物流业的监管机制、法律制度以及政府监管、企业自律、消费者监督可持续发展模式[2]。
 
1 我国无人机物流的发展现状
1.1 无人机物流的发展优势
1.1.1 节约人力降本增效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物流需求的不断上升,地面人力运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物流业发展需要,尤其对少量多地的分散配送,纯靠人力在不同站点与目的地之间往返配送,耗时又耗力,还存在疲劳驾驶等安全隐患,既影响配送效率,也增加人工成本。而无人机依靠计算机实现自主导航驾驶及智能路线规划,一个技术人员在后台就可以同时操控多台无人机进行货物空中派送,避免地面交通堵塞及交通事故的影响,既节省人力,又能提高效率,带来更好更快的物流体验[3]。
 
1.1.2 空中直达扩大覆盖
面对地广人稀、道路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农村,人力配送往往耗时耗力、成本巨大,传统物流运输供应链也很难深入链接到一些偏僻区域,但农村恰是无人机物流施展身手的大舞台,宽阔的空中环境让无人机可以快速顺畅地将货物直接送达客户,响应国家数字乡村发展计划[4],助力打通农村末端物流配送“后一公里”[5]。不仅仅在乡村,无人机不受地形拘束的优势还凸显在海上运输、应急救援等场景中,契合物流服务场景的复杂化发展趋向,给处在偏僻地区的客户带去更加及时、精准的物流体验。
 
1.1.3 电力驱动安全环保
随着公共卫生安全知识的传播普及,戴手套取快递、拿快递前先消毒等现象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物流安全与卫生的重视。无人机物流配送减少中转站流转,实现“0接触”配送,正契合广大消费者的安全需求。此外,在世界的节能减排大潮中,电动无人机无疑顺应环保这一时代大潮,其完成配送任务一般纯靠电力或其他清洁能源驱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契合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6]。
 
1.2 无人机物流的发展现状
无人机在各细分领域中的运用成熟度存在较大差异,相比在航拍、农业、植保、救灾、测绘等领域的应用,无人机与物流业的结合还不那么成熟,正处于高速成长期。亚马逊公司早提出无人机送货概念,于2013年发布无人机递送服务,谷歌、UPS等多家公司紧随其后启动无人机物流项目,在政策的支持引导下迅速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此外,欧洲各国也在大力发展无人机在物流业的应用,世界无人机物流行业迅速发展。而我国顺丰早在2012年就提出无人机物流的构想,2013年开展载货试飞。在政府的支持和广阔市场的激励下,顺丰、美团、讯蚁、京东、纵横、苏宁、邮政、中通、圆通、菜鸟、韵达等快递、电商平台纷纷试水并布局无人机物流,依靠大疆等科技公司的无人机专利技术,我国无人机物流正快速发展。
 
随着政府从基于安全考虑对新科技的谨慎观望与限制,到看到前景的大力支持与引导,全球无人机物流的发展也经历了提出概念、探索试验的萌芽期,专利布局、规模运营的成长期,到现今逐渐市场成熟、竞争加剧的腾飞期,无人机物流正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中小型走向大型机、从终端走向末端。三阶段无人机物流大致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表1 无人机物流发展历程  
 
 
摩根士丹利2018年发布的一份蓝皮书预测,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产业规模将达1.5万亿美元,其中一半份额是空中自动化配送。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预计,到2024年,无人机在国内的市场规模将达1 600亿元,其中快递物流方面的无人机市场规模约300亿元。可以预见,随着政府扶持监管政策的完善、物流行业巨头的关注、无人机技术的提高,无人机将在物流行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 我国无人机物流的发展困境分析
无人机物流发展前景的广阔并不代表其发展路径的平坦,正如顺丰速运集团总裁所说,“物流对无人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场景,足够简单也足够复杂”,无人机物流业的发展还受到无人机物流发展问题及无人机物流业规范运营问题的影响。
 
2.1 无人机物流发展问题
2.1.1 入门门槛过高
发展无人机物流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前沿技术,还需要充足的研发资金。运用无人机进行物流配送不是简单地用机器替代人力,背后是一套完整的配套物流配送体系和管理体系,配送体系涉及订单管理、无人机调度、航线安排、安全管理等,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管理、技术培训、人员调度等,需要对现有传统物流配送和管理体系进行改造。此外,无人机及其硬件还需要长期维修与保养,无人机技术的不断突破还意味着主要设备还需不断更新换代。发展无人机物流的前期投入高昂,而技术成果转化为盈利需要长期不断的投入以形成规模,这些都构成行业门槛,阻碍无人机物流业发展。
 
2.1.2 技术人才供给不足
无人机作为新兴科技,掌握相关操作技术的专业人才不多。而无人机技术不断突破更新,更需要成熟的教育体系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国内对无人机相关技术的人才培养还不够重视,缺乏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和实践机会[7],尚未形成成熟的专业化人才培育体系。随着无人机物流的快速发展,相关人才的供需不平衡将不断加大。
 
2.1.3 无人机技术有待提高
物流配送给无人机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其续航能力和安全性还有待提高。首先,对于续航能力,目前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大致为满载45分钟,甚至超过1小时,可以满足大部分短距离、少量配送需求,但对较重、较多量货物运输有所限制,也不能满足少量多次的末端配送需求[5]。其次,对于安全性,包括无人机本身的可控性和第三方不可控的因素两方面。前者是指无人机要“管住”自己,空中配送的风险更高,一旦出现设备故障或驾驶员操作失误,不仅会对无人机和货物造成伤害,还会对地面第三方或公众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失;后者是指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异常天气和人为破坏。无人机作为精密的智能电子设备,在户外飞行的状况受天气和人力的影响,如偶遇风、雨、雷电等天气,遭到故意打砸抢等,不仅威胁无人机的安全,还会危害地面人身、财产等安全。
 
除上述问题,无人机还引发公众对其侵犯隐私权的担忧,灵活隐蔽的无人机在飞行途中可能记录下他人隐私,引发公众对无人机窥视的担心。
 
2.2 无人机物流规范运营问题
无人机物流的发展,除了其自身问题外,主要瓶颈还在于政府政策的影响。如世界无人机竞赛联盟竞赛主任、无锡市无人机协会副会长所说,目前制约无人机的已经不是无人机本身,而在很多衍生性的东西上。面对短时间迅速发展的无人机物流,政府在监管法律制度与行业监管体系上还存在不足。
 
2.2.1 监管法律制度缺失
其一,缺乏运营许可制度。2018年,民航局正式对无人机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准入和监管作出规定,但其第二条却将载货类经营性飞行活动排除在外。无人机物流的相关许可只能适用民用无人机管理办法,其较为严苛的适飞条件和冗长手续限制了无人机物流的发展。其二,缺乏高位阶法律法规。我国关于无人机的相关法律规定基本都是由民航局或者各地政府出台,低位阶法律法规之间出现法律条文冲突,目前较高法律位阶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有待正式施行,无人机物流领域缺乏统一高位阶法规。其三,缺乏责任分配制度。如前文所说,无人机物流的技术缺陷、易受外界影响等使其具有较高安全风险,容易出现侵权问题,但无人机侵权的法律责任从归责原则到责任划分,无法保障被侵权人的利益。
 
2.2.2 行业监管体系缺失
首先,监管主体不明。按规定,全国范围内的无人机交通管理由民航局负责,各辖区的则由本辖区地区管理局负责,对跨区域无人机物流的监管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且无人机物流涉及不同部门的分段式监管,缺乏关于相关部门监管职责的划分。其次,标准体系缺失。通用技术标准有利于无人机物流的有序可持续发展,我国关于无人机的标准由中国无人机产业联盟发布的3个民间自律性通用标准,到国家制定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2018年版)》,标准体系有一定进展,但仍不够全面。无人机安全飞行相关的质量、高度、速度、载重标准以及无人机相关配套设施、平台建设标准都未明确规定,需要细化完善。再次,监管技术手段缺失。对智能化的无人机的监控需要建立一定的监管平台以实时监控,在问题发生前提前警告、在问题发生时及时制止、在问题发生后追责挽救。此外,还需要探索预警提醒、技术围栏等手段,提高执法有效性。
 
3 我国无人机物流的发展对策分析
要促进无人机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要从政策上对开展无人机物流的公司给予支持引导与规范监管。政府既要提出一定的企业补贴政策、规划建设公共起降场和公共充电桩等相关基础设施、提供更准确的导航气象信息以扶持产业发展,也要完善监管法律制度和行业监管体系以督促企业规范运营。
 
3.1 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
针对企业发展无人机物流初始科创成本过高、盈利等待期过长等问题,政府应加大补贴力度,通过创新研发、资金支持和税收等优惠政策[8],推动人才培养,一方面给予观望企业更大信心开展无人机物流行业,使无人机物流业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减轻相关企业研发资金压力,让各大公司专注于科技研发、体系搭建,以创新带动中国无人机物流更快更好发展。如今,安徽、成都、陕西等各省都纷纷推出无人机专项补贴计划,有的省份还特别给予工业无人机更高补贴,助力无人机产业发展。
 
除了资金补贴,政府还可以支持建设无人机物流所需的相关基础设施,如科研中心、飞行试验场、配送中转站、无人机充电桩等。比如,在2024年,上海在金山等重点区域推动建设无人机试验区和机场等设施,部署无人驾驶航空器交道管理信息试点,开展适航审定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在开展安全评估的前提下,逐步开放无人机海岛运输、社区配送、环城绿带物流等应用场景。各省份可以向上海学习,推动无人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无人机物流走向城市化、走向大型化。
 
3.2 完善无人机物流业的监管机制
对无人机物流的监管既要考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广大市场需求的满足,又要衡量运行安全、权利保护等现实问题[9],对现有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加以完善、改进,以实现无人机物流在规范运营中稳步发展。
 
首先,完善监管法律依据,构建监管体系。对我国《航空法》进行条文增补或者新修专门立法,使得无人机物流的行业运营、监督管理有高法律位阶的统一规范。我国对商业类无人机的生产、销售、使用、维修等运营全流程制定专门规章,明确无人机物流的经营许可条件、物流无人机的统一标准、无人机侵权的责任分配。各地政府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状况对相关规定进行细化微调,因地制宜地促进无人机物流发展。
 
其次,理清监管职责,明确监管主体。由于无人机的监管具有跨部门性,既涉及物流企业监管,也涉及空中运输监管,应根据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出台相关监管办法实施细则,明晰民航局和地区管理局管理职责。对跨区域无人机配送,开展合作区域间,赋予交通部门、公安部门对无人机运输途中出现的违法行为的执法权,配备一定的技术手段以实现对无人机物流的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处理,如信号干扰、激光炮击及雷达探测等手段。
 
3.3 放宽空域使用,简化起飞流程
从全国来说,目前无人机物流网络还只是“局域网”,更多是以“特区”的形式存在于城市或者乡村,现行空域管制下无人机的起飞手续冗长、飞行范围受限,给无人机物流发展带来很大阻碍。
 
随着无人机及无人机物流的高速发展,空域管理体制也要顺应时势进行相关变动,在考虑空中安全的同时兼顾无人机物流发展,针对无人机的特性简化飞行申报流程,可新增专门部门负责无人机飞行管理,在管理制度中详细规定商用无人机的管理办法,尽可能放宽飞行空域及飞行时间,取消飞行禁区。
 
此外,扩大空域不能仅靠修改飞行政策,提高无人机技术的稳定性、续航性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适航问题。要在政府支持下加大对无人机续航能力、导航能力、应急能力的研究,如亚马逊公司针对减轻无人机被袭带来的安全风险申请了三项专利,分别是对自动驾驶工具的敌意操控和攻击规避、无人机定向碎片化、无人机受袭时的安全落地或空中解体。我国企业要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加强无人机的航行安全性及可控性,无人机能安全飞行,自然就会得到更大空域。
 
4 结论
2024年8月,我国民航局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V1.0(征求意见稿)》为无人机发展规划具体时间表:2025年,城市短距离低速轻小型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成熟;2030年,城市中短距离快速中小型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应用;2035年,城市中长距离快速中大型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推广。相关部门不断释放积极信号,随着无人机物流的不断发展,将出现更多的扶助政策、监管政策来规范引导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使用和管理,无人机物流成为一个政府关注、社会需求、大众期待的项目。我国还需要继续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放宽空域限制,各地要把政策落到实处,助力无人机物流可持续发展。
多年搬迁经验
超十万家客户
数千家企业
专业培训上岗
顶部
电话:157-2114-8369
手机:152-2126-1714
微信扫码咨询关闭
微信二维码